關注高二學生的心理健康
劉靜
摘要:高二是學生高中階段的斷層期,相對于高一和高三,老師、家長對其給予的關注比較少。但是,高二這個階段的學生卻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導致他們經常出現焦慮的心理;學習的壓力及其他原因也會導致他們失眠,上課效率低下。作為老師和家長,平時就應多關注學生這些看似平常的情況,及時了解,進行溝通,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二學生,心理問題,高考期待與恐懼,失眠,對策
平時我們可以經??吹接嘘P高三學生心理健康和調適的文章,也有不少關于高一學生如何適應高中生活的說法,但是我們卻很少看到有關高二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作為一名即將從高二升高三的班主任,本人認為高二是學生高中階段的“斷層”時期。因為高一新生剛進入高中,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有新鮮的感覺,同時,其興奮心情也使其具有相對積極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在這個時期,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都對這些學生給予高度的關注。高三的學生因為就要參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學校和老師對他們給予更高度的關注。相反,學校、老師和家長對處于高二的學生的關注相對較少,但是,高二這個階段的學生卻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
1.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
表現:高二,要說離高考很遠嗎?不是,因為高三的學長學姐們一畢業就輪到自己了;要說很近嗎?也不是,因為高三的還沒畢業呢!這時很多學生就會出現一種期待和恐懼的心理現象。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經常在聽課過程中,聽著聽著就走神了,貌似認真在聽講,可是心已經不在那了,而且容易受干擾、經?;孟雽淼?。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學生對學習仍蠻不在乎、沒有緊迫感的現象。
原因:每次考試,都會使一些學生感到緊張,他們時常想,如果我這次考試考得好,就可以順利學習,到時就會進入理想大學;如果考得不好,可能就會影響自己日后的學習,對自己不太有信心!自己給自己一種消極而又錯誤的暗示,有這種想法的學生為數不少。他們感到很緊張,有的學生恨不得現在就高考,不用再這樣擔驚受怕,這種期待容易出現焦慮心理。但是,他們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怕自己考不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寧愿在幻想中滿足,從而在上課和學習時容易走神和分心。等他們回過神之后,有時又會感到內疚,他們怕這次的走神和分心會影響自己的學習。
對策:走神和分心可能每個人都曾經出現過,但是一個人總是在幻想中度過,就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作為班主任,平時就應多關注學生這個看似很平常的情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我注意到某些學生比較經常走神,課后我都會經常跟他溝通,了解情況。在日常和學生的交流中,我盡量讓他們明白高考的意義,讓他們正確認識高考和平時的考試,讓他們知道一次兩次的考試并不能決定和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如果學習成績不好,還有時間可以提高,前提如果他們自己肯努力的話。同時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歸因方式,比如說:考試成績不好與智力并沒有多大的聯系,而通常都是學習策略不當或者是不夠勤奮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能掌握正確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或是再勤奮些就可以取得一定的進步,這樣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
2.失眠
表現:由于我們這一屆學生開始開展小組學習的模式,學生課堂打瞌睡的現象相比以前已有很大的好轉,但還是會存在一些學生上課睡覺的現象。上課老師提醒他們之后,有的仍然是精神恍惚。大部分學生晚上一般是11點半甚至更晚才睡覺,有些是由于學習方面的原因,但有些學生有時卻很難入睡,在想其它一些雜亂無章的事情。他們很想入睡,就是睡不著,所以有時很煩惱。他們擔心睡眠不好,第二天沒有精神上課,有點緊張,所以強迫自己快點入睡,這樣越緊張就越睡不著,從而導致第二天上課就是沒精神。
原因:失眠,是一種最常見的睡眠紊亂,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如果在學生階段經常失眠,對學習必然造成不良的后果。其原因可能有:(1)精神壓力過大,這是最常見的原因。由于學習的過度緊張或對一些老師或科目帶有抱怨的情緒,對一些事情過度的敏感,過于興奮、激動或抑郁,都會導致失眠。(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起居不規律,晚上睡得太遲,人一進入12點就很難入睡了;高強度的腦力,在學習之余沒有進行積極的放松,進行體育活動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們的睡眠。
對策:針對平時上課經常打瞌睡的學生,班主任應多加給予關注,了解一下原因,看看他們平時有沒有失眠的習慣。針對不同的個人,不同的原因,作為老師,作為班主任,我們應采取適當的方法:(1)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失眠并不可怕,怕就怕有心理負擔,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有過重的心理負擔導致惡性循環。讓學生明白只要沒有嚴重的睡眠不足感,哪怕一天的睡眠不足8個小時,也是正常的,無需為睡眠不足而擔心。連續幾個晚上睡眠較差也不要緊,可以順其自然,疲勞了總會睡眠好的。(2)減少學生的精神壓力,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應提醒學生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太過于勞累,保持樂觀的心態。當然,如果學生這方面問題比較嚴重的話,我們應該跟家長及時溝通。
當然,高二的學生還有其它方面的心理問題,例如:人際關系不和諧,與老師尤其是父母的溝通困難等。對于存在的這些問題,老師和家長都應該給予及時的關注,畢竟,高二過后就是緊張的高三階段了。對于即將開始的高三生活,作為一個班主任,我也將全力以赴,跟我的學生們一起努力,力爭在來年交上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心理學基礎理論及其教育應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班主任的心育藝術》,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