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教育的困境與對策研究
張錦州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網絡新媒體的出現,中學德育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對中學德育教育重視不夠、中學德育教育內容單一及中學德育教育方法陳舊等方面,本文試圖分析當前中學德育教育的困境,并結合社會發展實際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學德育教育;困境;解決對策
一、中學德育教育的困境
(一)中學德育教育重視不夠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學生的文化課成績看成是衡量一名學生優秀與否的主要標準,片面追求高分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讓人們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重智育忽德育的現象嚴重。一方面,學校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自覺地把重心放在了主要文化科目上,多數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僅僅是停留在表面,而對于德育教育的實施效果往往沒有過多的關注;另一方面,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學生家長始終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理,他們十分注重小孩的學習成績,無意中卻忽略了對其小孩的德育教育。
(二)中學德育教育內容單一
傳統的中學德育教育內容僅包含理想教育、民主與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等方面,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學德育教育僅僅局限于以上方面內容顯然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尤其是近年來網絡的出現與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有了較大的改變,身處于這個時代的廣大中學生更是深深地受到了網絡這一新媒體的影響,廣大中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價值標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網絡道德教育儼然已成為當前中學德育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項教學內容,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傳統的中學德育教育內容是否過于單一這一問題,是否應該不斷更新中學德育教育內容,注意德育教育教材的更新換代。
(三)中學德育教育方法陳舊
當前,中學德育教育普遍是采用老師——學生的課堂說教灌輸式教育,是老師對學生的單向教育,在這種陳舊的德育教育模式里,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德育教育實施的效果不明顯,多數學生處于德育教育的被動狀態,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自覺踐行德育行為的學生并不多,多數學生的“德育之知”與“德育之行”往往是相分離的。
二、中學德育教育困境的解決對策
(一)轉變中學德育教育觀念
當代中學生是創造祖國美好未來的新生力量,不斷加強廣大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并提高當前德育教育的實施效果十分重要,我們要改變當前“重智育忽德育”的局面。在現實教學過程中,把中學德育教育擺在教學工作適當的位置,提高學校、家長、學生乃至全社會重視德育教育的思想認識。首先,學校之變。學校應給予德育教育更多的教學空間,把德育教育納入日常教學工作,并定期開展德育教育教學效果反饋與教學成果評定工作,形成德育教育獎勵監督機制,制定德育教育實施優良評定標準,營造輕松和諧的德育教育校園文化氛圍;其次,家長之變。學生家長也應及時轉變觀念,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重視小孩的學習成績,而且也要重視小孩的德育教育素養,培養小孩良好的道德情操,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再次,學生之變。學生自身則應發揮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到德育教育教學與德育教育實踐中,以達到“德育之知”與“德育之行”二者的統一。
(二)豐富中學德育教育內容
新時期的中學德育教育應該是緊跟時代步伐的新型教育,我們應從豐富德育教育內容的角度來著手中學德育教育的改革。尤其應對網絡這一新媒體加以充分利用,把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納入當前中學德育教育內容,規范廣大中學生的網絡行為,增強廣大中學生網絡道德意識,遵守網絡道德準則,文明上網,做到合理利用網絡,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同時,應結合當前中國社會的主旋律,把“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作為中學德育教育的重點內容,培養廣大中學生的愛國情操,增強廣大中學生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創新中學德育教育實施路徑
1、開設網絡德育教育課堂
當前,網絡已進入千家萬戶,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行為方式。在這樣的網絡大環境下,開展中學德育教育有必要不斷創新實施路徑,不應僅僅局限于板書教學、灌輸式教學等陳舊的德育教育方式,而是可以通過開設網絡道德教育課堂來進行新時代的中學德育教育。通過網絡視頻,言語生動、圖文并茂地展示德育教育教學,給廣大中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德育教育網絡課堂盛宴,不斷增強學生學習德育的新鮮感,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的樂趣與積極性。
2、營造有利于中學德育教育的文化氛圍
首先,要善于發揮廣大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定期開展學生干部的德育教育培訓。以點帶面,通過提高廣大學生干部的德育教育意識,來促進整個班級乃至整個學校重視德育的良好氛圍。其次,發揮校園廣播、海報、宣傳欄及校園網絡的道德教育宣傳作用。加強德育教育宣傳,形成廣大師生共同重視德育教育的良好局面。再次,定期舉辦中學德育教育講座。邀請德育教育名師、專家或學者來校進行宣講,發揮名師效應,通過講座來強化廣大師生重視德育教育的理念,明確德育內容,加深對德育教育的思想認識。
3、定期開展中學德育教育效果隨訪
要提高中學德育教育實施的時效性,檢驗中學德育教育實施的效果,則有必要根據德育教育的獎勵監督機制及德育教育實施優良評定標準定期對中學德育教育進行效果跟蹤隨訪,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并從問題中不斷總結德育教育經驗,更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重視德育教育的強大合力。
4、優化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者是當前中學德育教育的主力軍,德育教育工作者自身德育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當前中學德育教育的實施效果。因此,加強和優化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成為當下不得不進行的一門必修課,尤其是在網絡飛速發展、深深影響廣大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的當今社會,加強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網絡信息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既要從大方面定期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者進行德育教育的業務培訓,又要從小方面對廣大德育教育工作者進行網絡信息素養的專門培訓,使廣大德育教育工作者精通德育教育的基本常識,緊跟時代,抓重點,求突破。只有這樣,德育教育才能不斷創新,與時俱進;也只有這樣,德育教育才能更有針對性,更能體現當前網絡社會影響下中學生的身心特點。
總之,中學德育教育必須緊跟時代潮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勇于創新,與時俱進,不斷轉變陳舊的德育教育觀念,及時更新德育教育內容,并創新德育教育方法,這樣才能使中學德育教育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