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師生志愿者開展“學習十九大精神 踐行志愿者理念”志愿服務活動
——“古城護遺”一中小紅帽在行動
2017年12月10日,在走向這一年的最后歲月,但人們堅信這絕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一如歷史積淀下來的文物,并非食盡塵埃的死物,它們有著一段不同于接觸到的人們的日常的過往要訴說。
泉州一中師生志愿者們在校志協吳曉琛老師的帶領下走進西街的大街小巷,小巷中的壁畫描繪著古泉州(刺桐)的歷史文化記憶。西街最具代表性的刺桐文化史跡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開元寺布局,中軸線自紫云屏、天王殿、拜亭、東西兩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至藏經閣,東翼有檀越祠、本生院,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西翼有安養院和水陸寺。巍峨的鎮國、仁壽兩個宋代石塔(俗稱東西塔),堪稱全國無雙,也是泉州的象征。在行進至開元寺的沿途志愿者們邊清理路面垃圾、向游客做志愿講解宣傳刺桐文化。
在此次“古城護遺 一中小紅帽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者們積極開展護遺知識宣傳、普及,讓市民、游客們深入了解 “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點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現實作用,弘揚保護文化遺產的全民意識。志愿者們也加深了對古城泉州的歷史文化及史跡的了解,增強了歷史遺跡保護意識。(圖/吳曉琛 文/志協何亦詹)